各有关单位:
现将《青岛市科协2025年科普工作要点》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校科协
2025年4月16日
青岛市科协2025年科普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和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青岛市科协科普工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核心,创新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青岛海洋科普之城”,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科学素质基础。
一、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1.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科学素质建设、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邀请有关专家作《科普法》辅导讲座,协调推动建立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院士讲科普活动,邀请院士走进中小学,展现科学研究魅力,播撒探索科学的火种,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举办青岛海洋科技成果展,充分展示我市海洋领域科研科创新成果,将科学精神弘扬与科技成果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3.扩大科普活动辐射范围。组织青岛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设置多元科普板块,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围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科普助力“双减”等重点领域,结合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学会的专业资源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开展科普讲座、实验演示、科技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科普活动。
二、实施科普阵地建设提升行动,优化科普服务供给
4.完善社会化科技场馆体系。发挥现代化公益性科技馆的科普阵地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高质量科普服务阵地。依托社区科普馆、校园科普馆、科普广场等基层科普场所,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打通科普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鼓励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色和技术优势广泛参与科普场馆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和科研资源科普化。
5.培育拓展基层科普阵地。拓展优化各级科普阵地,构建15分钟科普生态圈,促进科普服务的高效配置和有效辐射。建立青岛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库,培育一批科普设施好、科普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科普项目。开展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活动,优化科普设施建设,推动科普服务广泛覆盖。召开2025年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理事长会议,组织联盟交流活动、科普讲解员能力提升活动。
6.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壮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市科普专家库新一轮认定,打造专兼职结合的懂科技、爱科普、会传播的人才队伍。组织科普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科普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建立科普专家定期交流机制,召开青岛市科普专家座谈会。
三、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行动,打造特色科普品牌
7.打造青岛海洋科普之城。开发海洋科普优质产品和服务,输出先进科普模式与优质资源,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海洋科普目的地,探索“海洋科普+”跨界合作模式和“+海洋科普”理念融合模式,建设海洋科普资源平台、活动拓展、数字传播三大工作体系,提升海洋科普品牌化、协同化、全域化水平,促进海洋科普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8.组织2025年青岛市海洋科普知识网络竞赛。以答题赢门票形式鼓励群众参与科普活动,通过网络科普平台,增强科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推动科普服务个性化、精准化,拓展公众服务的广度、深度,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
9.组织第九届青岛市大学生科技节。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技局组织第九届青岛市大学生科技节,不断提升驻青高校大学生参与度,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及科研实践能力。
10.强化青少年科学教育。开展“科技筑梦 育见未来”科普游活动,定制特色研学路线,组织中小学生走进高校、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科普一日游课程。开展2025年科学教育提升活动,选拔优质科普团队,面向我市中小学校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科普讲座,打造多元、可持续的科普服务体系。
11.强化老年人科普服务。开展2025年银龄科普课堂(社区科普大学)活动,围绕食品安全、智能设备使用、医药健康、普法反诈等社区居民实际需求,扎实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的科普活动,推动科普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四、实施乡村振兴科普提升行动,汇聚科普发展合力
12.加强农技协组织建设。组织召开市农技协换届大会,组建新一届理事会,带领农技协在技术创新、服务推广、会员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举办市农技协领办人培训班,总结交流农技协工作经验,提升农技协领办人业务能力。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创新“田间课堂”培训模式,通过咨询答疑、现场教学等形式,为农民技术难题精准“把脉”。
13.推进科技小院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小院建设,引导科技人才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普服务。开展科技小院建设提升活动,遴选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服务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科普服务保障有力的“科技小院”给予支持。
14.举办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大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平台,推动科技小院在农业技术引进、汇聚农业专业人才、各主体合作交流中施展效能,扎实提升农业技术转化效率,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五、实施科普信息资源提升行动,拓宽科普传播渠道
15.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继续在青岛电视台推出全媒体沉浸式海洋科普节目《探海》,通过实地探访科考船、对话院士专家、走进科普场馆等方式,展示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增强科学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增强优质科普供给,打通线上线下科普资源共享渠道,扩大科普宣传和服务覆盖范围。
16.构建全媒体科普宣传平台。优化“科普青岛”微信公众号、青岛有线“科普青岛·智慧电视”“科普一分钟”广播节目等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和内容,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模式,不断扩大科普知识覆盖面。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探索大V、达人、网红讲科普场馆模式,扩大科普传播渠道。开设科学辟谣平台,帮助群众树立科学理性的判断能力。